她还混杂了其他的词进去。
比如说:谁伴明窗独坐,我共影儿两个,以及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
接下来,她只要找到证据证明,她太子妃嫂嫂也很喜欢喝酒,那基本上,这就是她太子妃嫂嫂写得不错了。
只是……
她太子妃嫂嫂会是那种喜欢喝酒之人么?
李治用打量的目光看着自己,而苏纨自然也注意到了。
然后苏纨便道:“这词你不能告诉别人。”
“为什么?”李治也是不由得有些疑惑地问道。
“因为……”然后苏纨便道:“你不觉得,这有点像靡靡之音么?”
所谓靡靡之音,就是软绵绵、委靡不振的音乐。
虽说李清照的词肯定不能这么说。
问题是她用后世的唱法唱出来,就有点了。
主要是那个调子的问题。
太温和了。
李治便想了想,回道:“那我不告诉别人。”
“这就对了!”
……
“那太子妃嫂嫂你能给我说说你小时候的事吗?”
……
苏纨就很奇怪,李治为什么要听她说小时候的事。
只能说……
她鬼记得啊!
而且说得越多,露馅得越多。
便开始含糊其辞,说道,“我小时候的事,就跟其他的人差不多啊,也没什么两样。都是被关在家里,不能出门啊。”
其实这个都是被关在家里,不能出门,就很让人怀疑。
因为正常女子,不都觉得,留在家里才是正常的么,然而她太子妃嫂嫂,却是说的,都是被关在家里。
本来就应该留在家里的人,又何谈被关在家里?
光这一句话,她就能从中感觉到她太子妃嫂嫂的那种向往外界的心情了。
难怪要写‘常常记得溪亭的日暮’。
毕竟,好难得才有一次机会出去游玩。
李治已经完全把自己太子妃嫂嫂给代入进词里面去了。
“谁伴明窗独坐,我共影儿两个,灯烬欲眠时,影也把人抛躲,无那,无那……”
这写得就是太子妃嫂嫂一个人的时候的那种深闺寂寞。
但不知道为什么,当这些深闺寂寞被唱出来后。
隐隐间,她倒是从中仿佛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快乐。
可能是由于这词最后一句的自嘲吧。
“好个凄凉的我。”
如果没有这句的升华,那就光是看前面的,肯定是悲的。
但有了这一句,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。
……
此时的李治便不觉有一种强烈的想法。
那就是一定不能让太子妃嫂嫂深闺寂寞重演。
必须要让太子妃嫂嫂觉得有意思。
她很快拿来纸笔,问道:“那我可以抄写下来吗?”
这个苏纨倒是觉得无所谓,她说的靡靡之音,其实只是她唱出来的时候,比较软绵绵。
但是不唱,就不会让人这么觉得了。
“抄吧。”
反正,此时的人,也未必能够欣赏得了宋词之美。
然后李治自然也就不客气了。
而在李治默写着的同时,苏纨这边手上的活计也没有停下来。
她缝制了一个香包,然后往里边再填充一些碎布。
这样一个沙包也就缝制好了。
之所以为什么不加入沙子进去,其实也怕把李治给弄受伤了。
所以,就先尝试一下吧。
如果实在是太轻了,再换成沙子。